看不到日本传统的元素,却能闻到东方文化美学的芬芳

当前位置:首页-工业设计社区-软件技术交流区
2016-11-05 15:02:19 
1  2745  0

柳宗理:那些美好设计背后的文化脉络


柳宗理。日本现代设计开山鼻祖的人物代表,我们或许都知道他并且看过很多他的作品,但是却少有人研究其背后的设计哲学和对于传统与现代者哲学文化在设计上的应用。我们习惯于看表层丰富多彩的设计,但是却不知道这些看起来美好的设计是如何演化而来,如何诞生以及背后的文化脉络。如果我们不从本质核心入手就很难有所借鉴找到我们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做设计延伸的切入点,更不会产生流芳百世的设计经典,毕竟在现代设计领域,我们是后来者。


看不到日本传统的元素,却能闻到东方文化美学的芬芳,不要看它诞生的时代或者地点,因为它能够永远跟随时代的步伐走在前面,它是永恒的。——对于日本设计师柳宗理设计的评价


爱好日本传统文化的读者可能知道日本古代审美文化中的根基wabi-sabi(侘寂)表达的意境,这种缘于宗教禅宗的思想境界深刻影响着日本后来的哲学家,文学家以及建筑师,算是日本美学的核心。日本如今各个领域中的名家将这种思想应用到各自领域的作品中,也就形成了我们对于日本文学艺术以及建筑设计风格的认知,并且在全世界吸引了众多的倾慕者,或许我们有的时候会发问,这到底是什么力量?不过我们今天不谈wabi-sabi,因为我知道很难用通俗的语言来阐述清晰,不过相信有过日本文学和建筑空间研究的朋友能够心有所感。


这系列柳宗理设计的餐具刀叉系列在美国的MOMA艺术商店很受欢迎,如此多的刀叉设计,什么因素让用户做出正确选择?也许只有你亲身去使用,去体验之后才知道。好的设计能够通过好的体验带给人们好口碑,那些华而不实的设计会随着时间流逝而退出市场。


Yo-no-Bi最常在日本老一辈的工匠艺人圈子里被谈到,它有点像我们中国老工匠的经验箴言般,比如明式家具的古代工匠对于结构的简化,形式的追求以及美学的呈现都有行业标准,这套标准是几百年来工匠的经验之谈和艺术与审美的升华。Yo-no-Bi包含两个字yo(用)–使用,Bi(美)–美感。合在一起,工匠们就是需要探究“用”(功能性)与“美”(美学)之间的平衡关系,一件物品或者技术不仅是有功用性的,而且它必须也要愉悦我们的眼睛。


我们拿柳宗理的设计作为代表来阐释Yo-no-Bi的设计哲学,其实日本产品设计的后来者,比如喜多俊之与深泽直人的设计哲学均来源于此,并且融入了自己多年累积下来的设计形式语言。如果把所谓传统的Yo-no-Bi的设计哲学放在全球来看,它又是那么主流,欧洲设计大师们的”形式追随功能“的设计核心理念、德国Diter Ram的好设计标准、苹果公司的设计哲学基本上都与Yo-no-Bi不谋而合,之间的区别西方的”形式“偏理性化认知,而日本的”美学“则更能代表人的情感和感性的认知,也许这也算是东西文化上的些许差异,有趣的是现代设计理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展却越来越靠近这个核心。

相关帖子
发表评论
添加表情